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基础夯实】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生平: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乐山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笔名        取故乡的沫水和若水两河合拢之意。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       。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            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郭沫若出版了诗集        《瓶》《前茅》《战声》《凤凰》等,是我国        的奠基人,是继        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创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其时郭沫若受         运动和         革命的冲击,决然从       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      的赞歌。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         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            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           和           的鲜明反映,是         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          ,充斥着         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二、诗作品读 
(1)诗歌意象与情感表达:本诗中,作者借助哪些意象来抒发他怎样的内心情感? 
  
  
  
(2)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本诗中,作者如何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来表达他的情感,选择两种手法进行分析。 
  
  
  
【拓展提升】 
一、群文阅读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思考与练笔:从诗歌意象或艺术手法角度品鉴《炉中煤》。 
  
二、审美展现 
材料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据作者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我的作诗的经过》)阅读这首诗,读者最突出的感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使得后代的读者也感同身受。郭沫若一向主张,诗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作”有造作之意,而“写”字在古汉语中可以和“泻”字通用。郭沫若的早期诗歌,很多都是灵感到来一泻直下的产物。读这样的诗,读者会感到作者就站在读者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读者全部感染了。 
材料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济华《文学名篇选读》:这首诗虽是自由体,但节奏感很强。随着人的感情的层层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材料三: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孙光萱《中国现代名诗100首》:这首诗以惠特曼铺陈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正好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弱国愚民”状况的强烈愿望,自然具有-种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材料四:北京市语言学会名誉会长胡明扬《中外名诗赏析大典》:这首诗自由宏阔,雄奇奔放,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十分显著。 
思考与练笔:读以上四则材料,结合个人的读诗体会,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两点进行文字阐述,字数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