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把握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典型环境描写的社会意义。 
3.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提高对淳朴人生和理想人生情态的认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1和2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跃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这部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边城》简介 
《边城》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作者的创作动是:“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故事梗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的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房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房,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4.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提示: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四、合作探究 
1.翠翠与爷爷间的情感是怎样的?翠翠快乐吗? 
提示: 
“爷爷,为什么不上来?我要你!”──翠翠依赖爷爷。 
“爷爷,我一定不走。”──翠翠在生活上与情感上都离不开爷爷。 
爷爷见翠翠不开心便讲故事给她听,给她吹芦管、唱歌──爷爷尽力去满足翠翠。 
爷爷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不给翠翠增添烦恼。 
爷爷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翠翠。 
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劳──真心实意为翠翠做长远打算。 
可见,祖孙间的情感是十分深厚的。 
但是,翠翠莫名的哭泣,是祖父不解的,由此可见,二人间又有着自然的隔阂──翠翠情窦初开,心事无人理解;爷爷不懂少女心事。 
2.翠翠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情窦初开,感情纯洁真挚,内心又有一丝孤寂凄凉。她是“爱”与“美”的理想化身。 
3.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 
他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4.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在课文中表现在哪里? 
提示: 
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5.作者是怎样塑造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 
通过语言、心理、环境描写。 
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语段并加以分析。 
6.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提示: 
沈从文在谈到《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依为命的祖孙俩使我们看到了人世间至纯至美的祖孙之爱。作哥哥的天保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当明知自己不是弟弟的对手,就决定离开,这体现的是一份深厚诚挚的手足之情。纯朴的祖孙之爱和诚挚的手足之情,构成了自然纯朴的人性美。 
7.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人性之美。 
五、课后作业 
1.有条件的同学观看电影《边城》或阅读《边城》全文。 
2.预习《受戒》。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efer>
    function getOffsetLeft(o)
    {
       var left=0;
       while (o!=null && o!=document.body)
       {
          left+=o.offsetLeft;
          o=o.offsetParent;
       }
       return left;
    }
      
    function getOffsetTop(o)
    {
       var top=0;
       while(o!=null && o!= document.body)
       {
          top+=o.offsetTop;
          o=o.offsetParent;
       }
       return top;
    }
     
    function GetUrlFromPos(x, y, dep, doc)
    {
       var xVarTemp = 0;
       var yVarTemp = 0;
       if (!doc) doc = document;
       if (!dep) dep = 1;
       if (dep == 4)
       {
            return \\\'\\\';
       }
       var ele = doc.elementFromPoint(x, y);
       if (ele)
       {
          if (ele.nodeName == \\\'A\\\') 
          {
            return ele.href;
          }
          if (ele.nodeName == \\\'AREA\\\')
          {
             return ele.href;
          }
          
          if (ele.nodeName == \\\'IFRAME\\\' || ele.nodeName == \\\'FRAME\\\')
          {
               xVarTemp = x - getOffsetLeft(ele) + doc.body.scrollLef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
               yVarTemp = y - getOffsetTop(ele) + doc.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if (x == xVarTemp && yVarTemp == y)
               {
                    return \\\'\\\';
               }
               x = xVarTemp;
               y = yVarTemp;
               //alert(x + \\\' \\\' + getOffsetLeft(ele) + \\\' \\\' + doc.body.scrollLef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 + \\\' \\\' + y + \\\' \\\' + getOffsetTop(ele) + \\\' \\\' + doc.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return GetUrlFromPos(x, y, dep+1, ele.contentDocument || ele.contentWindow.document);
          }
          else
          {
             var p = ele.parentElement;
             for (var i=0; i < 4; i++)
             {
                if (p && p.nodeName == \\\'A\\\') 
                {
                    return p.href;
                }
                if (p && p.nodeName == \\\'AREA\\\')
                {
                     return p.href;
                }
                if ((p && p.parentElement))
                {
                   p = p.parentElement;
                }
                else
                {
                   break;
                }
             }
          }
       }
       return \\\'\\\';
    }
script>
   |